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回收溶液除湿新风净化机组,属于新风净化机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机壳、能量回收系统、制冷制热系统及除湿加湿系统,所述机壳侧面设有排风机,用于排出高温高湿热风;以及送风机,用于排出低温干燥冷风;所述能量回收系统设于机壳内,所述制冷制热系统设于机壳内靠近排风机和送风机处,所述除湿加湿系统设于机壳底部且与制冷制热系统相连。该种热回收溶液除湿新风净化机组制冷、除湿效率高,而且可回收能量,可降低能耗,适用于工业大规模推广。
公开号:CN214332890U
申请号:CN202023050630.XU
申请日:2020-12-17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李睿
申请人:Suzhou Sujing Aim Far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IPC主号:F24F3-044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风净化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热回收溶液除湿新风净化机组。
[n0002] 新风机是一种有效的空气净化设备,能够使室内空气产生循环,一方面把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出室外,另一方面把室外新鲜的空气经过杀菌,消毒、过滤等措施后,再输入到室内,让房间里每时每刻都是新鲜干净的空气。由于不用管道,免除管道安装维护工作量,系统造价省,成本低,节能环保 ,有效解决了大型管道新风系统造价高、安装繁、难清洗、难维护的不足;而且造型小巧、美观、结构合理,根据不同的场合可提供壁挂式、吸顶式、柜式等多种机型,安装、维护方便,新风柔和,可广泛应用于家居、办公、公共场所。由于现有新风机在运行过程中,制冷、除湿效率较低,而且能耗较高,导致新风机的使用推广受到一定限制。
[n0003]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回收溶液除湿新风净化机组,该种热回收溶液除湿新风净化机组制冷、除湿效率高,而且可回收能量,可降低能耗,适用于工业大规模推广。
[n0004]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热回收溶液除湿新风净化机组,包括机壳、能量回收系统、制冷制热系统及除湿加湿系统,所述机壳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上方为热风腔,所述热风腔侧面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热风腔另一侧顶部设有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处设有排风机,用于排出高温高湿热风;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为冷风腔,所述冷风腔侧面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设于第一进风口下方,所述冷风腔另一侧设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处设有送风机,用于排出低温干燥冷风;所述能量回收系统设于机壳内且穿设于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靠近第一进风口及第二进风口处,所述制冷制热系统设于机壳内且穿设于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靠近排风机和送风机处,所述除湿加湿系统设于机壳底部且与制冷制热系统相连。
[n0005]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风口处设有第一过滤层,所述第二进风口处设有第二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及第二过滤层均为由多层无纺布组成的初效过滤层。可对空气进行过滤,去除大颗粒、灰尘等悬浮物,净化空气。
[n0006]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风口处设有一氧化碳检测传感器。可对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进行检测,在检测到一氧化碳含量超过一定值时,自动开启排风机,对室内的空气进行排风,防止室内一氧化碳含量过高而导致安全隐患。
[n0007]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风口处设有第三过滤层,所述第二出风口处设有第四过滤层,所述第三过滤层及第四过滤层均为由玻璃纤维组成的高效过滤层。进一步去除空气中的小颗粒粉尘及一些有害气体,进一步净化空气。
[n0008] 进一步地,所述能量回收系统包括冷源回收部和热源回收部,所述冷源回收部包括第一压缩机、第一冷凝器及第一蒸发器,所述第一压缩机设于机壳底部,所述第一冷凝器设于热风腔内,所述第一蒸发器设于冷风腔内,所述第一压缩机、第一冷凝器及第一蒸发器之间通过第一气管相串联,所述第一气管与第一压缩机相连处设有第一四通阀,所述第一气管设于第一冷凝器与第一蒸发器相连段上设有第一膨胀阀;所述热源回收部包括第二压缩机、第二冷凝器及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二压缩机设于机壳底部,所述第二冷凝器设于热风腔内,所述第二蒸发器设于冷风腔内,所述第二压缩机、第二冷凝器及第二蒸发器之间通过第二气管相串联,所述第二气管与第二压缩机相连处设有第二四通阀,所述第二气管设于第二冷凝器与第二蒸发器相连段上设有第二膨胀阀。
[n0009]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进风口处设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进水管及出水管均穿设于机壳与外部相通。换热器可对第二进风口处进入的热风进行初步降温,以提高新风机的制冷效率。
[n0010] 进一步地,所述制冷制热系统包括第三压缩机、第四压缩机、第三冷凝器及第三蒸发器,所述第三压缩机通过制冷管与第三冷凝器和第三蒸发器相串联,所述制冷管靠近第三压缩机段设有第三四通阀,所述制冷管设于第三冷凝器和第三蒸发器相连段上设有第三膨胀阀;所述第四压缩机通过制热管与第三冷凝器和第三蒸发器相串联,所述制热管靠近第四压缩机段设有第四四通阀,所述制热管设于第三冷凝器和第三蒸发器相连段上设有第四膨胀阀。
[n0011] 进一步地,所述除湿加湿系统包括第一水槽、第二水槽、除湿模块及加湿模块,所述第一水槽与第二水槽之间设有隔板,所述第一水槽及第二水槽入水口处分别设有与外部相连通的第一补水阀及第二补水阀,所述除湿模块通过第一除湿管与第二水槽相连,所述第二水槽底部通过第二除湿管与除湿模块相连,所述第二除湿管与第三蒸发器相连,所述第二除湿管上靠近第二水槽处设有除湿泵;所述加湿模块通过第一加湿管与第一水槽相连,所述第一水槽底部通过第二加湿管与加湿模块相连,所述第二加湿管与第三冷凝器相连,所述第二加湿管上靠近第一水槽处设有加湿泵。在进行除湿操作时,第二除湿管内的水经过蒸发器的加热蒸发,使除湿模块内升温,可对经过的空气进行除湿操作,除湿后的水流进第二水槽内,可使水保持整体循环,节省水源;在进行加湿操作时,第一水槽内的水源经冷凝器的冷凝作用,使加湿模块内降温,可对经过的空气进行加湿操作,加湿后剩余的水源可经第一加湿管流回第一水槽内。
[n0012] 进一步地,所述除湿模块包括第一除湿模块和第二除湿模块,所述第二除湿管端部与第一除湿模块及第二除湿模块顶部相连。
[n0013] 进一步地,所述加湿模块包括第一加湿模块和第二加湿模块,所述第二加湿管端部与第一加湿模块和第二加湿模块顶部相连。设置两个加湿模块及两个除湿模块可提高新风机的除湿、加湿效率。
[n0014]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回收溶液除湿新风净化机组,该种热回收溶液除湿新风净化机组制冷、除湿效率高,而且可回收能量,可降低能耗,适用于工业大规模推广;进风口处设有初效过滤层,可对空气进行过滤,去除大颗粒、灰尘等悬浮物,净化空气;出风口处设有高效过滤层,进一步去除空气中的小颗粒粉尘及一些有害气体,进一步净化空气。
[n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热回收溶液除湿新风净化机组结构图。
[n0016] 图中:1机壳、11第一隔板、111第一过滤层、112一氧化碳检测传感器、12第二隔板、121第二过滤层、2能量回收系统、21冷源回收部、211第一压缩机、212第一冷凝器、213第一蒸发器、214第一四通阀、215第一膨胀阀、216第一气管、22热源回收部、221第二压缩机、222第二冷凝器、223第二蒸发器、224第二四通阀、225第二膨胀阀、226第二气管、23换热器、231进水管、232出水管、3制冷制热系统、31第三压缩机、32第四压缩机、33第三冷凝器、34第三蒸发器、35第三膨胀阀、36第四膨胀阀、37制冷管、38制热管、39第三四通阀、30第四四通阀、4除湿加湿系统、41第一水槽、411第一补水阀、412加湿泵、42第二水槽、421第二补水阀、422除湿泵、43除湿模块、431第一除湿模块、432第二除湿模块、433第一除湿管、434第二除湿管、44加湿模块、441第一加湿模块、442第二加湿模块、443第一加湿管、444第二加湿管、5排风机、51第三过滤层、6送风机、61第四过滤层。
[n0017]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n0018]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n0019]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n0020]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n0021]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n0022]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n0023] 如图1所示,一种热回收溶液除湿新风净化机组,包括机壳1、能量回收系统2、制冷制热系统3及除湿加湿系统4,所述机壳1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隔板11和第二隔板12,所述第一隔板11上方为热风腔,所述热风腔侧面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热风腔另一侧顶部设有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处设有排风机5,用于排出高温高湿热风;所述第一隔板11和第二隔板12之间为冷风腔,所述冷风腔侧面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设于第一进风口下方,所述冷风腔另一侧设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处设有送风机6,用于排出低温干燥冷风;所述能量回收系统2设于机壳1内且穿设于第一隔板11及第二隔板12靠近第一进风口及第二进风口处,所述制冷制热系统3设于机壳1内且穿设于第一隔板11及第二隔板12靠近排风机5和送风机6处,所述除湿加湿系统4设于机壳1底部且与制冷制热系统3相连。
[n0024] 其中,所述第一进风口处设有第一过滤层111,所述第二进风口处设有第二过滤层121,所述第一过滤层111及第二过滤层121均为由多层无纺布组成的初效过滤层。所述第一进风口处设有一氧化碳检测传感器112。所述第一出风口处设有第三过滤层51,所述第二出风口处设有第四过滤层61,所述第三过滤层51及第四过滤层61均为由玻璃纤维组成的高效过滤层。
[n0025] 此外,所述能量回收系统2包括冷源回收部21和热源回收部22,所述冷源回收部21包括第一压缩机211、第一冷凝器212及第一蒸发器213,所述第一压缩机211设于机壳1底部,所述第一冷凝器212设于热风腔内,所述第一蒸发器213设于冷风腔内,所述第一压缩机211、第一冷凝器212及第一蒸发器213之间通过第一气管216相串联,所述第一气管216与第一压缩机211相连处设有第一四通阀214,所述第一气管216设于第一冷凝器212与第一蒸发器213相连段上设有第一膨胀阀215;所述热源回收部22包括第二压缩机221、第二冷凝器222及第二蒸发器223,所述第二压缩机221设于机壳1底部,所述第二冷凝器222设于热风腔内,所述第二蒸发器223设于冷风腔内,所述第二压缩机221、第二冷凝器222及第二蒸发器223之间通过第二气管226相串联,所述第二气管226与第二压缩机221相连处设有第二四通阀224,所述第二气管226设于第二冷凝器222与第二蒸发器223相连段上设有第二膨胀阀225。所述第二进风口处设有换热器23,所述换热器23的进水管231及出水管232均穿设于机壳1与外部相通。
[n0026] 另外,所述制冷制热系统3包括第三压缩机31、第四压缩机32、第三冷凝器33及第三蒸发器34,所述第三压缩机31通过制冷管37与第三冷凝器33和第三蒸发器34相串联,所述制冷管37靠近第三压缩机31段设有第三四通阀39,所述制冷管37设于第三冷凝器33和第三蒸发器34相连段上设有第三膨胀阀35;所述第四压缩机32通过制热管38与第三冷凝器33和第三蒸发器34相串联,所述制热管38靠近第四压缩机32段设有第四四通阀30,所述制热管38设于第三冷凝器33和第三蒸发器34相连段上设有第四膨胀阀36。
[n0027] 再次,所述除湿加湿系统4包括第一水槽41、第二水槽42、除湿模块43及加湿模块44,所述第一水槽41与第二水槽42之间设有隔板,所述第一水槽41及第二水槽42入水口处分别设有与外部相连通的第一补水阀411及第二补水阀421,所述除湿模块43通过第一除湿管433与第二水槽42相连,所述第二水槽42底部通过第二除湿管434与除湿模块43相连,所述第二除湿管434与第三蒸发器34相连,所述第二除湿管434上靠近第二水槽42处设有除湿泵422;所述加湿模块44通过第一加湿管443与第一水槽41相连,所述第一水槽41底部通过第二加湿管444与加湿模块44相连,所述第二加湿管444与第三冷凝器33相连,所述第二加湿管444上靠近第一水槽41处设有加湿泵412。所述除湿模块43包括第一除湿模块431和第二除湿模块432,所述第二除湿管434端部与第一除湿模块431及第二除湿模块432顶部相连。所述加湿模块44包括第一加湿模块441和第二加湿模块442,所述第二加湿管444端部与第一加湿模块441和第二加湿模块442顶部相连。
[n0028] 该种热回收溶液除湿新风净化机组在夏季进行制冷时其工作原理如下:
[n0029] 外部热空气经进风口处进入机壳1内,由换热器23对其进行初步降温,第二冷凝器222开启,冷凝剂经第二气管226可对空气进行进一步降温,第二气管226内的冷凝剂升温被第二压缩机221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经第二气管226进入第二蒸发器223内变成高温高压液体,可对流经的空气进行进一步降温,被吸收的热量经第二气管226进入第二冷凝器222内,如此循环;
[n0030] 经制冷后的空气经过除湿模块43进行除湿,第三冷凝器33开启,对第三蒸发器33进行降温,第二除湿管434经降温后的第三蒸发器333进入除湿模块43,可将流经空气中的湿热带走,对空气进行除湿,而且还能进一步降低空气温度,被降温除湿后的低温干燥冷风由送风机6送出。
[n0031] 该种热回收溶液除湿新风净化机组在冬季运行时其工作原理如下:
[n0032] 外部冷风经进风口处进入机壳1内,调整第一四通阀214,使第一压缩机211排出高温高压气体,此时可对流经的空气进行初步升温,然后第一气管216被冷却的冷却剂进入第一冷凝器212内,冷凝成低温液体,进入第一蒸发器213内被蒸发成高温高压气体,可继续对流经的空气进行升温,第一气管216内高温高压气体被冷却成低温低压气体进入第一压缩机211内,如此循环;
[n0033] 经升温后的空气进一步进行加湿处理,此时第三蒸发器34开启,制热管38内生产高温高压蒸汽,经过第三冷凝器33内,对第二加湿管444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第二加湿管444进入加湿模块44内,对流经的空气进行加湿处理,还能对流经的空气进行进一步加热,经加湿后的热空气由送风机6送出热风。
[n0034]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优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一种热回收溶液除湿新风净化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能量回收系统(2)、制冷制热系统(3)及除湿加湿系统(4),所述机壳(1)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隔板(11)和第二隔板(12),所述第一隔板(11)上方为热风腔,所述热风腔侧面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热风腔另一侧顶部设有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处设有排风机(5),用于排出高温高湿热风;所述第一隔板(11)和第二隔板(12)之间为冷风腔,所述冷风腔侧面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设于第一进风口下方,所述冷风腔另一侧设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处设有送风机(6),用于排出低温干燥冷风;所述能量回收系统(2)设于机壳(1)内且穿设于第一隔板(11)及第二隔板(12)靠近第一进风口及第二进风口处,所述制冷制热系统(3)设于机壳(1)内且穿设于第一隔板(11)及第二隔板(12)靠近排风机(5)和送风机(6)处,所述除湿加湿系统(4)设于机壳(1)底部且与制冷制热系统(3)相连。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回收溶液除湿新风净化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处设有第一过滤层(111),所述第二进风口处设有第二过滤层(121),所述第一过滤层(111)及第二过滤层(121)均为由多层无纺布组成的初效过滤层。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热回收溶液除湿新风净化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处设有一氧化碳检测传感器(112)。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回收溶液除湿新风净化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处设有第三过滤层(51),所述第二出风口处设有第四过滤层(61),所述第三过滤层(51)及第四过滤层(61)均为由玻璃纤维组成的高效过滤层。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回收溶液除湿新风净化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回收系统(2)包括冷源回收部(21)和热源回收部(22),所述冷源回收部(21)包括第一压缩机(211)、第一冷凝器(212)及第一蒸发器(213),所述第一压缩机(211)设于机壳(1)底部,所述第一冷凝器(212)设于热风腔内,所述第一蒸发器(213)设于冷风腔内,所述第一压缩机(211)、第一冷凝器(212)及第一蒸发器(213)之间通过第一气管(216)相串联,所述第一气管(216)与第一压缩机(211)相连处设有第一四通阀(214),所述第一气管(216)设于第一冷凝器(212)与第一蒸发器(213)相连段上设有第一膨胀阀(215);所述热源回收部(22)包括第二压缩机(221)、第二冷凝器(222)及第二蒸发器(223),所述第二压缩机(221)设于机壳(1)底部,所述第二冷凝器(222)设于热风腔内,所述第二蒸发器(223)设于冷风腔内,所述第二压缩机(221)、第二冷凝器(222)及第二蒸发器(223)之间通过第二气管(226)相串联,所述第二气管(226)与第二压缩机(221)相连处设有第二四通阀(224),所述第二气管(226)设于第二冷凝器(222)与第二蒸发器(223)相连段上设有第二膨胀阀(225)。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热回收溶液除湿新风净化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风口处设有换热器(23),所述换热器(23)的进水管(231)及出水管(232)均穿设于机壳(1)与外部相通。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回收溶液除湿新风净化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制热系统(3)包括第三压缩机(31)、第四压缩机(32)、第三冷凝器(33)及第三蒸发器(34),所述第三压缩机(31)通过制冷管(37)与第三冷凝器(33)和第三蒸发器(34)相串联,所述制冷管(37)靠近第三压缩机(31)段设有第三四通阀(39),所述制冷管(37)设于第三冷凝器(33)和第三蒸发器(34)相连段上设有第三膨胀阀(35);所述第四压缩机(32)通过制热管(38)与第三冷凝器(33)和第三蒸发器(34)相串联,所述制热管(38)靠近第四压缩机(32)段设有第四四通阀(30),所述制热管(38)设于第三冷凝器(33)和第三蒸发器(34)相连段上设有第四膨胀阀(36)。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热回收溶液除湿新风净化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加湿系统(4)包括第一水槽(41)、第二水槽(42)、除湿模块(43)及加湿模块(44),所述第一水槽(41)与第二水槽(42)之间设有隔板,所述第一水槽(41)及第二水槽(42)入水口处分别设有与外部相连通的第一补水阀(411)及第二补水阀(421),所述除湿模块(43)通过第一除湿管(433)与第二水槽(42)相连,所述第二水槽(42)底部通过第二除湿管(434)与除湿模块(43)相连,所述第二除湿管(434)与第三蒸发器(34)相连,所述第二除湿管(434)上靠近第二水槽(42)处设有除湿泵(422);所述加湿模块(44)通过第一加湿管(443)与第一水槽(41)相连,所述第一水槽(41)底部通过第二加湿管(444)与加湿模块(44)相连,所述第二加湿管(444)与第三冷凝器(33)相连,所述第二加湿管(444)上靠近第一水槽(41)处设有加湿泵(412)。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热回收溶液除湿新风净化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模块(43)包括第一除湿模块(431)和第二除湿模块(432),所述第二除湿管(434)端部与第一除湿模块(431)及第二除湿模块(432)顶部相连。
[0010]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热回收溶液除湿新风净化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模块(44)包括第一加湿模块(441)和第二加湿模块(442),所述第二加湿管(444)端部与第一加湿模块(441)和第二加湿模块(442)顶部相连。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02269466A|2011-12-07|一种新风机组
CN201637022U|2010-11-17|一种空气处理机
CN202149571U|2012-02-22|一种新风机组
CN202885126U|2013-04-17|内置式独立双冷源新风处理空调机组
CN104061630A|2014-09-24|单元式新风处理机
CN214332890U|2021-10-01|一种热回收溶液除湿新风净化机组
CN106288053A|2017-01-04|一种空气品质处理机组
CN206583000U|2017-10-24|一种水洗式空气净化新风系统
CN112484172A|2021-03-12|一种热回收溶液除湿新风净化机组
CN106352410A|2017-01-25|一种空气调节系统
CN201344601Y|2009-11-11|游泳馆空调及池水恒温一体机
CN208234739U|2018-12-14|一种循环节能污泥低温干化机系统
CN110748986A|2020-02-04|一种具有新风净化功能的吊装式中央除湿机
CN205747186U|2016-11-30|空气处理系统
CN207334952U|2018-05-08|一种厨房空调
CN202792299U|2013-03-13|内置式双冷源新风处理机组
CN106196418B|2018-11-13|一种多功能能量回收新风净化机
CN108954604A|2018-12-07|一种上下层综合分布的新风整体式系统
CN214791529U|2021-11-19|新风空调环境一体机
CN1731031A|2006-02-08|带有新风的小型中央空调系统
CN212511615U|2021-02-09|一种地下室排风能量回收风机
CN210179774U|2020-03-24|一种新型溶液式双冷源户式吊顶机组
CN210070045U|2020-02-14|双冷源新风净化恒温恒湿一体机
CN211261688U|2020-08-14|一种具备排湿热量回收的空气能烘干机组
CN213747101U|2021-07-20|一种具有新风、热水及制热系统的空调热泵一体机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2-01-21|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2022-01-21|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Address after: No.2, Weixin Road,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Patentee after: Suzhou Sujing Anfa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2, Weixin Road,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Patentee before: SUZHOU SUJING AIM FAR AIR CONDITIONING Co.,Ltd. |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3050630.XU|CN214332890U|2020-12-17|2020-12-17|一种热回收溶液除湿新风净化机组|CN202023050630.XU| CN214332890U|2020-12-17|2020-12-17|一种热回收溶液除湿新风净化机组|
[返回顶部]